这番折腾,金国原本投向内政的人力物力肯定会再次向战争偏移,上京道僵持的局面也必然会跟着发生变化。
大同帝国已经在做南征赵宋的准备,力量开始向南转移了,正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不宜再轻易做出调整。
如此一来,大同对金军行动的干涉能力将会大减,倒是让完颜宗翰歪打正着抓住了难得的机会。
不过,徐泽也没想把金国始终死死捆绑。
金国内部的权力斗争既然客观存在,大同帝国就不该人为压制,还要尽量“公正公平”地对待争斗各方。
嗯,就如同对待高丽和日本一样“公正公平”。
而且,别看完颜宗翰当前占着上风,压得完颜吴乞买只能打落牙和血吞,但前者最终却未必能玩得过后者。
以吴乞买的老谋深算,绝不会做毫无把握的事,若是真的政斗失败扛不住时,其人自会知道该向谁寻求保护。
大同要做的,只是在吴乞买需要的时候提供恰到好处的支援,帮助其人推进金国的集权化(汉化)改革就够了。
徐泽已经把话说明,王四便不再纠结此事。
放下金国的“奇闻”,其人将注意力放在了赵宋的“怪谈”上。
因河东路归来人之事,同宋两国再次爆发军事冲突,面对同军可能大举南下直接灭掉赵宋的巨大危机,教主道君皇帝匆忙派出太傅楚国公王黼出使大同乞和。
彼时,形势异常危急,赵宋有国灭之虞,赵佶什么都顾不上,只要徐泽能够退兵息怒,什么条件都可以答应,给王黼开出的条件很宽泛。
最终,在王太傅的努力下,同宋双方再次议和,大同正乾皇帝同意息兵,代价则包含赵宋朝廷割让河东和河北两路剩余州府。
如此一来,大同帝国的边境就抵近了赵宋的国都。
日后,两国一旦再次爆发冲突,首当其冲的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