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底层。
此举自然遭到了各地大户的激烈反抗,无论辽、金,还是夏国,占领西京道后,也只是要大户的钱财,却很少动他们的人。
但大同此举却是要断他们的根,失去了对社会底层的掌控特权,大户还是大户?
可惜,大同不是金夏,在强大的同军面前,这些反抗都遭到了血腥镇压。
这些大户的反叛虽然造成了一定的社会动荡,却也有正面意义。
大同官府社会改革前就秉承皇帝的旨意,做足了应对大户反叛的准备。
果断而残酷的镇压之下,反叛者人头滚滚,观望者为之胆寒,因社会改革而获利的普通百姓也增加了对新朝廷的敬畏之心。
期间,也有一些反叛者见识大同帝国的专政铁拳后,自知不敌,越过阴山向北逃亡。
由此,一直密切关注云中之地局势的谟葛失知道了大同帝国的强硬手段。
这些见机快的大户逃了便逃了,徐泽并没有纠结此事。
等朝廷在西京道巨量的钱粮投入,各项基础工程相继展开,原本一盘散沙的底层被组织了起来以后,这些人就再没有回来作威作福的机会了。
不过,西京道耕牧相杂,并不是单纯的农耕区,经济结构不一样,社会管理模式也必然不能一样,朝廷并没有搞一刀切。
各地的社会改革相继展开后,萧近海和岳飞等人便奉命率部深入草原,宣传大同帝国的德政和强大。
北部首领谟葛失最善于多头押宝,自然不会在这个时候触大同帝国的霉头。
见识了大同收服草原诸部的决心后,其人便遣次子葅泥括失前往燕京向朝廷进贡方物。
正乾皇帝愉快地收下谟葛失的进贡,并安排宣部官员带葅泥括失等人游览燕京名胜。
嗯,其实就是赤裸裸的向北部势力的探子展示大同帝国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