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水浒新秩序 > 第一章 近乡遇故知

第一章 近乡遇故知(2 / 7)

早在当初修建界河转运码头时,朝廷就已经预料到了此处日后的发展,将入海口方圆十里以内的土地(包含沧州)全部划为商业用地,并将之命名为塘沽县。

朝廷还制定了极为细致的建港规划,哪些地是国有不允许转让,哪些可以转为民用都有具体规划(只是使用权,所有权归大同国有不允许买卖)。

即便是民用土地,也不是有钱就能买得到,个人能购多少地,作何用途,多少时间内建成等等,都有明确的规定。

界河入海口设县并“限购”商业用地的消息一经传出,立即引起南北轰动。

稍微有点眼光的人都能从中得出一个结论:朝廷在界河入海口下了一盘很大的旗,大到至少需要方圆十里的土地来承载。

很快,全国各地消息灵通的商贾便云集于此,掀起了抢购商圈内土地的热潮。

就连寓居京东路数年的柴大官人柴进也耐不住——

不对!

世间早就没有柴大官人了,现在应该叫柴掌柜。

柴掌柜当初被同舟社赶出沧州,寓居京东路之初,也有过恐惧、彷徨、愤懑等情绪,一度将自己关在寓所内不见外人,专心做“寓公”。

在大同强大的政府掌控力面前,其人终究是没胆豁出去利用柴氏的影响力,再造徐泽的反,只能无奈接受这样的命运。

柴进虽然小有家产,但也遭不住坐吃山空,更重要的是没有交际圈子的寓公生活实在太折磨人。

静心观察数月,发现没人要自己的命后,其人逐渐放下心来,走出寓所。

没了前呼后拥的庄客帮闲,换上粗布袍,走在无人认识的街巷上,柴进方才知道自己过去太看得起自己,抛掉前前朝天潢贵胄的可笑身份,自己什么都不是。

在同舟社的老巢京东路,“东京赵官家”都吓不住人,“沧州柴大官人”的名声更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