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的大明第一家私营盐场,所以在我们长芦盐场出去的盐,它虽然是私盐,但是它是受朝廷各方保护的盐,大家大可放心这一点。”
“另外我在这里透露一点,长芦盐场的股东当中,不仅仅有刘晋刘公子,更有当今的几位国公,而且还有当今天子和太子殿下的股份,所以大家可以绝对放心,不会因为贩卖我们长芦盐场的盐而触犯国法。”
李继业非常铿锵有力的介绍了下长芦盐场的背景,说到弘治皇帝和朱厚照的时候更是恭敬的对着京师的方向一拜,以此来显示对弘治皇帝和太子殿下的尊重。
听到这里,很多原先还弄不清楚状况的人顿时焕然大悟,接着也是纷纷点头。
盐这个买卖嘛,谁都想要去做,谁都想要插一手,因为里面的利润实在是太惊人了。
但是整个大明的盐基本上都是被徽商和江南地区的大商人给垄断,少数一些山西的池盐、四川的井盐什么的,产量低,远不能和江淮地区的盐相比。
他们这些北方地区的商人根本就很难插进盐的买卖当中,因为一直以来,大明的官场当中南方士林的力量就非常的庞大,想要插进盐的买卖当中,首先在官场上你要斗得过的南方人。
当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朝廷官办的盐场当中,大部分都集中于江淮地区,正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自然也是这些地区的人先得利。
北方的北直隶和山东虽然也靠海,但是因为这些地区都是一望无际的平原地带,开发早,没有大量的森林和树木,在以煮盐为主的时代,开办盐场的耗费太大,自然也就没有什么盐场。
这现象也是一直持续到嘉靖年间,随着晒盐法的出现,北直隶和山东这边才慢慢的出现一些私人盐场。
所以北方的商人、士绅等等都很想插手盐的买卖,只是一直插手不进去。
现在听到李继业的话,大家顿时就一个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