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老久了,基本已经养熟了。
而打开徐桂英的抖音号,翻看下来基本都是农村视频,大爷大妈跳跳舞,种种菜,又或者单纯的村中八卦,乡土气息很足。
其中还夹杂着一些育儿经视频,或者是晒娃养娃的,徐桂英也爱看。
江渺在看过奶奶的抖音号后,才算是亲眼见识到抖音的厉害之处。
这种把人包裹在重重信息茧房之中沉醉的技术,如果不谈论利弊,确实相当厉害。
一旦沉浸到抖音的世界里,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在互联网的大海中自由自在的徜徉。
实际上却是同类相吸,臭味相投的一群一群人,彼此搁浅在自己的小池塘里,压根见不到外面真实的世界。
江渺也说不上这是好事儿还是坏事儿。
毕竟对于徐桂英这样上了年纪的人来说,玩抖音无非就是图一乐,只要不在上面乱花钱,单纯拿来消遣的话,作为一种娱乐倒也无可厚非。
只不过对于江渺这样还在发展中的年轻人而言,还是得谨慎对待这种现象, 尽可能的多接触一些不同领域的事物,多角度的看待一件事一个人,不要被周遭的信息茧房预设了自身立场,永远封闭在自我的任性当中。
吃完午饭,江渺惯例回到卧室,跟学姐煲了会儿电话粥。
然后他就睡了个午觉,到下午一点半的时候起来,继续今天的码字。
毕竟已经开新书了,每天4000字的更新量肯定得保证。
不过有将近五万字的存稿在前面顶着,江渺的码字积极性实在不大,写个几百字就得摸鱼。
写着写着就摸起了手机,忍不住看看作家助手的数据,再看看读者们的评论。
看到夸奖的就乐一会儿,心情好了多码几个字,看到差评了便心底一沉,琢磨着该怎么反驳,然后打了一长串字后,还是叹了口气删光,懒得跟人对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