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办法就是下发公文,要求各地官员,以大明宝钞为结算货币,进行秋收田亩税的工作。
朝廷的动作,很快传到了民间,宝钞要增值,重新回暖,朝廷以宝钞作为统一收税法定货币,一时间,宝钞的热度再次上升。
街头巷尾,无数的商贩,开始用金银等物,开始从其他人手里倒卖大明宝钞。
而以往被贬低的一文不值的大明宝钞,突然间成为了应天府的硬通货,就因为朝廷的一道圣旨,大明将以宝钞作为税收货币。
而随着事件发酵,各地官员的推广,宣传,宝钞的流动性瞬间暴增,虽然还没有达到面值所有的购买力。
但宝钞的价值,逐渐回暖,已经成了板上钉钉的事。
而最重要的一件事,大明取消了铜钱缴纳税收,一刀切的直接规定,只收宝钞和实物,并且商业税中的实物更是上升了一个点,达到了一百税十一的地步。
除非你缴纳宝钞,按照十税一的标准,不然就是百税十
如此以来,朝廷的公文下发到地方,地方的官员们在本就忙于秋收的时节,又要负担商税的征收,一时间忙的不可开交。
而他们的忙碌,也是建立在大明的繁荣昌盛上。
......
洪武二十六年,九月二十。
东宫,詹事府。
方世玉看着眼前的众人,面色平静道:“景清,去年田亩税一共收上来了多少?”
田亩税的收成,代表了朝廷能收回来多少宝钞。
而宝钞的用途,就不言而喻了。
方世玉终究还是要用宝钞来做货币的。
虽然朱元璋把宝钞玩废了,但方世玉捡起来抢救一下,继续玩,还是没问题的。
只要朝廷认准,时间长了,自然而然它就是唯一的货币。
景清翻了翻奏疏,从一堆的奏疏中找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