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了所有对手之后,秦国终于变成了秦朝。
从战国初年的“天下卑秦”,到秦王嬴政“一统六合”,秦国能成为笑到最后的诸侯,最根本的原因是那一部最切合战国大争之世的秦法。
为了鼓励秦人“耕战”,秦法设置了“二十等军功爵制”,士卒参与公战,斩首立功即可获得爵位,这为秦军提升战斗力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内在动力。
在“二十等爵位”中“彻侯”(也称列侯、通侯)是最高等级,拥有实际封地,可任免封地官吏,比下一等的“关内侯”仅虚领封地,有天壤之别。
与此同时,“彻侯”也是获得难度最大的爵位,秦孝公到秦始皇,史书中明确记载的也仅有七人而已。
分别是商鞅、魏冉、范雎、吕不韦、嫪毐、王翦与王贲父子。
就连白起都没有被封为彻侯,甚至还被赐死!
被封为彻侯的人,没有一个不是功劳震天的存在!
但同样,也没有一个是皇室子弟!
“这意味着什么?”
“这就好比大明建国之后,没有把自己的子嗣封王,只把开国六功臣封王了!”
“这是多么大的荣耀?”
“仅以功劳封王,不以血脉封王!”
“历朝历代,何人有如此气魄?”
“唯有始皇帝祖龙嬴政!”
......
话音落地,全场的人都震惊了!
实际上,像在场的徐达也好、李善长也罢,甚至就连爵位低一点的蓝玉跟刘伯温,对于朝廷给的俸禄,都不怎么在乎的。
他们的俸禄本来就不低,再加上朝廷赐给他们的田庄地产,完全可以过的潇洒自在。
但俸禄归俸禄,封异姓王这种事情,他们是没想过的,也不敢想。
开国六大功臣,唯一一个被封异姓王的,只有常遇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