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此之后,狄光磊就在沙漠之甍住了下来。
当初的木屋还在,不愁住的地方。
上官燕练剑,狄光磊雕刻,偶尔泛舟湖上,或者去悬崖峭壁看日出,生活颇为单调,两人却乐在其中。
甚至,上官燕得知半天月和欧阳飞鹰被狄光磊揍了个半死,竟然没有去报仇。
她太喜欢现在的生活了,她不想再去那个风雨飘摇的江湖。
在这种极端宁静、极端舒适的环境中,狄光磊时常灵感勃发,雕刻速度大大加快,一个月后,玄武印被雕刻了九成。
只剩下最后一步——点睛。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无论雕刻还是绘画,眼睛都是重中之重。
狄光磊想过用长江和汉水交汇处的蛇山、龟山之形势雕琢,但总觉得差了点什么,一直都没能“点睛”。
就好似晴空之上突然蒙了一层乌云,眼前蒙了一层轻纱,让人看不清前路。
这种感觉很难受,却又非常让人期待。
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狄光磊并不讨厌这种状态,甚至非常喜欢。
这天,狄光磊正在山崖上悟道,一个声音远远传来:“后生,你悟出什么了么?”
“没有。”
“但我看你并不觉得失落。”
“练武就好比登山,登上山巅一览众山小固然好,山腰的风景也是美的,我从不会放下登上山巅的心,也不会略过山腰的美景。”
“那你若是一直悟不出来呢?”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你觉得登上山巅需要什么?”
“志向、力量、毅力、工具、道侣。”
“何解?”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