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靖斜了他一眼,这个曾靖,说话办事是越来越不看场合了。
他以为,谁是北府兵的主心骨?
谢安吗?
是他王谧,王稚远!
没有别人!
面对谢襄,他居然堂而皇之的拍起谢安的马屁,他是不是还以为,他算是立功了?
“谢襄,很多事情,我们都需要仔细思量,谢公的心意我知道,我也都明白,但是,你看,现在的形势是不是和你离开建康的时候也不同了呢?”
“有什么不同?”谢襄晃着不大的脑袋瓜,完全想不明白。
王恭殷切道:“王恭的态度变了啊!”
“在你离开建康的时候,王恭对北府的态度确实不好,而且,颇有些咄咄逼人的架势,按照那个时候的情势发展,我们确实应该囤聚在京口,和建康朝廷对峙。”
“可是现在,你刚才也听到了,王恭已经不再催促北府兵急行军了,也不再要求归期,这就是他在妥协,至于他为什么会在短时间内突然改变主意,这不是我们需要关注的事情。”
“我们只要知道,王恭现在的态度有松动,或许也不想和北府兵撕破脸皮了,这就可以了。”
“你若是不相信我的判断,大可以给谢公写封信,把我的说辞都写进去,问问谢公的想法。”
“我想,谢公肯定也是一样的看法。能稳妥就可以求稳为主,如今,北府的形势这么好,大晋的形势这么好,眼看就能恢复北方更多的城池,正是我们上下一体,同心协力的时候。”
“只要王恭不闹腾,我想,谢公也不想拖后腿,更没有必要大动干戈。”
这是很明显的。
从历史上和现在时来观察,都可以看出,谢安实际上是一个很平和的人,也希望朝廷上能够尽量和谐。
要不然,历史上的他也不会坦然放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