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很丰厚,但是实际的执行起来却出了叉子,在开国之初,军队在将功劳报上去之后,兵部还要派出核查官员来到实地对立功的当事人进行亲自核查,这还不算,核查的官员还要对当时军中的士兵和将领一一咨询核对,甚至还会对俘虏进行审讯,若有杀良冒功或是虚报战功者一律处以重罚,这也是为什么开国之初朱元璋、徐达、蓝玉等开国大将能带领大明铁骑横扫中原,将不可一世的蒙古鞑子从中原赶回了蒙古的原因。
但是到了明朝中后期,大明的这套战功核查制度却出了问题,兵部核查的制度也形同虚设,兵部的官员们对九边军队报上来的战功一般都是睁只眼闭只眼就同意了,而九边的军队的军纪也慢慢腐败起来,杀良冒功、虚报战功的事情也时有发生,到了后期虚报战功这种事情甚至成了一种公开的规则。
就比如今天的杨峰缴获的这两千多枚女真鞑子的首级,按理说这应该全都是杨峰所部立下的功劳,可到了孙承宗这里却要将战功分出一大半给在场的诸位辽东将领。战功已经变成了一种排排坐分果果的游戏,试问这样的制度又如何让下面的将士们心服口服,又如何能让他们鼓起勇气努力杀敌呢?
难道孙承宗身为两朝帝师不知道这里面的弊端吗?不是的,孙承宗比谁都明白这样做的坏处,可身在局中的他没有办法挑战这些已经延续了近百年的陋习,如果他试图改变这一切那就是在跟辽东十数万,乃至整个大明上百万的军队将领做对,这个后果别说是他了,哪怕是皇帝亲自来了都要掂量掂量。
看着念到名字的将领们喜笑颜开的神情,杨峰只觉得心里堵的慌。在他看来潜规则这玩意从古自今各行各业都有,正所谓存在即合理,这本来也无可厚非。但如果这种潜规则已经危害到了军队的战斗力乃至国家的安危的话,那么这样的潜规则就演变成了一颗毒瘤,必须要切除掉,否则一个不好整个国家就会为此而崩溃甚至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