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城和绥市的媒体,乃至全国很多主流媒体,纷纷前往目的地,对他们进行采访。
虽然他们拒绝了,但媒体总能找到突破点。
比如学校,比如他们的同事、朋友。
然后得出一个线索,从当年硕士毕业后,他俩虽然分手各自分开,但一些蛛丝马迹的串联,他们依然还关注着对方。
于是,媒体就开始使劲儿了。
因为他们俩都是大学老师,所以他们的学校,都表示愿意接纳对方过来,包括父母安置。
就连他俩的母校,浙省大学,也表示可以对远在东北的孙皓表示安置。
他们当年的研究生导师,提到他俩的时候,也都赞不绝口,对当年孙皓没有继续读博表示遗憾。
再然后,他俩在媒体的见证下,通了多年来的第一个电话。
“你还好吗?”
异口同声的话,被周围的媒体捕捉到了。
分手多年,依然有这样的默契。
随后他们也解释,分手后都不想影响对方接下来的生活,所以没再联系,但思念却不会停歇。
一通电话,虽然短暂,但就像风干多年的木柴,遇火即燃!
后续的事情就简单了。
孙皓父母也看到儿子和钟婉宁的感情,时隔这么多年都没有消退,反而一往情深,所以也支持孙皓去杭城。
“现在交通这么发达,到杭城也很方便,没事我们就去住住。再说你们没事也可以回来。我们现在还能动,能照顾好自己,就不去了。真到不能动的时候,你就把我们接到杭城去养老。”
父母豁达的话,让孙皓终于下定了决心。
随后,孙皓接受了钟婉宁任教的杭城师范大学邀请,受聘副教授。
学校这也不算违规,原本孙皓在绥市师范学院就是副教授,而且连他当年的硕导都说他是人才,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