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林。”
“也未曾联系中国某人吗?”朱祁钰眉头紧皱的问道。
他首先要确定赛因不花做了那些恶,才能决定这妇孺的下场,但是情况似乎有点变化。
卢忠摇头,大明抓了很多的奸细了,连喜宁、小田儿这一脉都给他抓干净了,赛因不花做了什么,没做什么,一清二楚。
尤其是韩政等一系列的人相继落网,赛因不花的确是投敌了,但是既没有为瓦剌前驱,也未曾为瓦剌画策,更未作恶。
朱祁钰看着手中奏疏摇头说道:“这当贰臣贼子都卷成这等模样了吗?得给大明交税,才能当下去吗?”
他略微有些无奈,这也算是个历史遗留问题了。
朱祁镇搞出了四祸齐出,山外九州的将领惶惶不可终日,赛因不花选择了不忠不义不孝的道路。
若是没有土木堡之变,这些事儿不会发生。
朱祁钰想起一个典故来,那就是曹操焚毁手下暗通袁绍书信。
在官渡之战中,曹操实力极弱,袁绍拥兵十余万,曹操手下的部将,就和袁绍暗通款曲,而后曹操大获全胜,缴获了这些书信,焚毁了。
《三国志?武帝纪》曰:「公收绍书中,得许下及军中人书,皆焚之。」
《魏氏春秋》中,曹操解释了他为何这么做:「当绍之强,孤犹不能自保,而况众人乎!」
赛因不花的事儿,能够引用曹操这件事吗?
当然不可以。
彼时是曹操与袁绍内战,大家当时都是大汉忠臣,至少名义上是如此。
此时赛因不花投靠的是瓦剌人。
彼时只是暗通款曲,并无实质投敌,此时赛因不花连名字都改为了胡名。
即便是曹操对于实质投敌的人,比如阳安太守的李通等人,也未曾饶恕。
背叛就是背叛,背叛不可原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