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个过程中,不妨再大胆一点!
人类对自身的承受极限,有着很深刻的低估。
自然,世界也是一样。
当你认为它只能承受二十五厘米的时候,或许可以试一试三十五厘米。
又不是不能修复!
“只有不断的接触到崩溃的边缘,却又将一切都拉回来,才能尽可能的从那种将断未断,将毁未毁中,找到这个世界存在、出现的真相。”
“它是如此的特殊,所以它所传递的讯息,也一定很特殊。”曹柘对于这一点,始终坚定不移的相信。
甚至,在得到那个最终的答案之前,他已经又有了新的收获。
比如关于肉身小世界的推动与建设,他此前一直都卡在对规则的构架,以及世界深度、广度拓展上。
如今却又有了不同的想法。
或许他应该再大胆一些,尝试着往肉身小世界内,注入更鲜活的气息。
比如···赋予它一段主线故事。
这个故事,甚至可以简短,可以草率,可以不够严谨。
但从心灵,从意识的层面,世界将变得不再物质,在意识的概念里,拥有了向心力。
这是很关键的一点。
小小的一个世界,小小的一颗星球。
如果只有非智慧的生命体,那它就只是一颗生命星球。
但如果衍生出了文明,拥有智慧个体。
那这些生命,将会在意识的层面里,赋予这个世界许许多多不同的定义。
那是不同于外在的规则,却又更加重要的‘原力’。
在经历这个世界之前,曹柘固然知道,每一个世界都存在主线,存在核心的故事点,却一直没有深刻的去思考这个问题。
如果世界是真实的,似乎是不需要这样的‘故事’作为串联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