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案组中,一名来自防成港的民警,甚至给出了近日当地流传的一句顺口溜,可见事态严重性。
地中海不知啥时候,又拿了份资料来,不声不响的放在了周南面前,后者微笑点了点头。
“一笑泯恩仇”?好吧谈不上,小误会罢辽,不值一提。
资料挺厚,是迄今为止被拐的十五名儿童的全部档案,放在首个的,就是刚进门时出现在投屏中的小男孩,吴堇玮,还差俩月到三周岁,幼儿园录取通知书都快到手了,结果发生了这种事情,看丢孩子的母亲更是直接进了医院,现在还在里面躺着呢。
会议室中,汇集了来自各案发地的刑侦人员,不过资料到手前,大家都只了解本地发生的案件情况,未料到还有如此多类似的“难兄难弟”。
“219年3月25日,海北...”
“219年5月3日,防成港...”
“220年1月9日,钦州...”
“221年7月10日,宁南...”
作为区厅对整体案件情况均有所了解的曹队长首先发言,大略介绍了各地发案时间,过程手法等。
随后,各地民警纷纷发言。
“第一起案件发生在海北,而一般来说,嫌犯首次作案,会选择相对熟悉的环境,这会让其有一定安全感和掌控感,所以我认为这老太太是海北人的概率较高,应该加大力度在当地排查。”
不难看出,说话的是个海北民警。
但马上有人提出了反驳,“适才陈主任也说过了,并非所有的被拐案件都能准确统计进来,也就是说我们没法确定海北的案件到底是不是第一起,且其与防成港案件只相隔一月,嫌犯为防成港人的概率也不低。”
“我倒觉得讨论嫌犯是哪里人的意义不大,并不能降低多少排查难度,从时间线可以看出,嫌犯的活动轨迹逐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