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降诏,于文庙显形。”
“如此甚好,业谢过先生!”
萧业大喜施礼。
显然,自己考虑的没有诸葛亮全面,由太庙为炀帝翻案,极有可能被李隆基一系拿住口实,对父皇不利,毕竟炀帝昏暴是全天下的共识,你为炀帝翻案,你想做什么?是不是他的同路人?
而儒家不同,儒家是权威机构,与佛道并列,文昌帝君在儒生中具有无上权威,由文昌帝君出面,自是最好不过。
而且文庙天下处处皆是,可起轰动效应,而太庙只在长安,即便显了圣,也要宣扬出去,还未必会有效果。
魏征当场修改,删去了隋书中有关炀帝杀父调戏小妈的小作文,诸葛亮收起后,告辞离去,魏征也随即告退。
萧业、巧娘与张玉则多住了一晚。
次日一早,一家人用过早餐之后,裴后知道萧业要走了,依然不舍道:“业儿,娘知道你在人间事情多,但有空记得常回来啊。”
“诶~~”
李弘挥挥手道:“他是活人,咱们是冢中枯骨,常来有什么好,只会平白沾染阴气,折了气运,有这心就够了。”
“哎~~”
裴后幽幽叹了口气道:“是娘想的差了,母后与李隆基都不是易与之辈,回去小心点。”
萧业很想说,自己有中阴身,可以让中阴身随时来,但是他对父母,始终有一种心理层面上的隔阂,并不能享受到天伦之乐,毕竟他穿越的时候,已经是个中年人了。
说句非常现实的话,中年人考虑问题,首先是利益,如果你是中年人,从小是个孤儿,突然有一天,一对老夫妻找到你,说你是他们的儿子,做了dna,也确实是,出于责任与名声,你认下了父母,可是你的心里真的认同吗?
萧业就是这种情况,中年男人,心是硬的,早没了热血,因此并未多说,只是道:“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