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武唐仙 > 第三四四章 地级才气

第三四四章 地级才气(3 / 5)

大学》又谓明明德,《书》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圣贤千言万语,只是教人存天理、灭人欲。”

“存天理,灭人欲?”

苏月儿师徒喃喃。

“对!”

萧业用力点头:“心灵是空泛的存在,又常常产生杂念,因此总要有所寄托,与其沉迷于物欲,不如寄托于天理。”

其实凭心而论,理学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不堪,后世之所以不敢谈理,全因清朝对理学作了断章曲意试的歪曲,乃至于阉割。

在明代,如果一个大儒被冠以理学大家的称号,那是无上的荣誉。

再说句现实话,论起祸害朝纲的程度,理学远不如心学,明末东林党人,多是心学门人,将心学泛道德化,用以攻击政敌。

极致时,连武将在外打了败仗,都被扣顶道德不够的帽子,要多读圣人书,提高道德修养,才能打胜仗。

而心学之所以能火,萧业自己都困惑,仿佛一夜之间,王阳明火起来了,连带心学也大火,萧业心学造诣深厚,不是他有独特的见解,实因后世研究心学者泛滥,他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而对于理学,几乎没什么人研究,因为理学与假道学划上了等号,被污名化了,在现代儒家圈子里,研究心学是高大上,出书演讲,名利双收,研究理学则为人不齿。

就问你一句话,你研究理学想干什么?是复辟封建余毒吗?

由此可见,不论哪一种学术,都有积极进取的一面,只是后人会根据自己的需要,摘取某一段文章,将之曲解放大,儒家为何一再强调法先王?

并不是说要复古,而是去除迷障,回归本源,这与修行中,后天返先天的道理是一样的,也与佛门的最高境界,大逍遥、大自在、大解脱与大圆满异曲同工。

“何为天理?”

苏小小又问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