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
天下各地读书人,也跟着纷纷叫喊起来了。
“阅朱圣之册成圣,如今更是蛊惑我浩然文钟,这就是你许清宵口中的君子?可真是有够不要脸的。”
“是啊,是啊,张口君子,闭口君子,却没想到尽做些偷鸡摸狗之事。”
“这也叫君子?许清宵,你莫不是要笑死我等吧?”
“君子?狗屁的君子,就是小人行径。”
“许清宵,若你当真有本事,就不要借助浩然文钟,靠自己成圣,我还服你。”
那一道道声音响起,汇聚在大魏京都,这是天下读书人的骂声。
他们用心险恶,想要用这种激将法,使得许清宵放弃浩然文钟,这样一来的话,既可以不伤文钟,又能将许清宵诛杀。
办法很简单,是个人都看得出来,可问题是,这种最直接的颠倒是非黑白,往往最有效,人永远只会在意恶评。
然而。
烟云府上。
许清宵并没有受到这种骂声,他依旧在思考,成圣之道。
即便是这些读书人不说,许清宵也清楚,自己绝对不能借助这帮读书人的力量成圣,那样的话,不是真正的圣人。
是有缺的圣人。
现在的读书人,不是真正的读书人,逐渐往一个坏的方向发展。
如若自己借助这些读书人的力量成圣,对自己来说,只怕只有坏处,没有好处。
哪怕眼下可以扭转战局,但对未来来说,自己只怕付出的代价更大。
可如若不借助这些读书人的力量,自己的确难以成圣。
一瞬间,的的确确陷入了一个僵局。
大魏皇宫内。
文武百官望着这一切,世人都希望许清宵成圣,尤其是大魏百姓们,他们渴望许清宵成圣,扭转战局。
可惜的是,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