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现身了,还要怎么样?一定要让许清宵散去民意吗?这太过于强人所难了。
哪怕许清宵不受百官待见,她也不会同意,更何况文武百官都支持许清宵。
“臣,陈正儒,同意陛下之言!”
“臣,张靖,同意陛下之言!”
“臣,顾言,同意陛下之言!”
“臣,李彦龙,同意陛下之言!”
“臣,周严,同意陛下之言。”
“臣,王新志,同意陛下之言!”
六部尚书依次开口,他们站了出来,同意女帝所言。
不仅仅是他们,下一刻。
安国公走了出来。
“老臣,也同意。”
“臣,也同意。”
“臣,同意。”
卢国公,信国公,等等六位国公纷纷站出来表态。
信武侯,射阳侯,广平侯,曲周侯。
一位位侯爷也站出来了。
满朝的文武,几乎九成九都同意女帝所言。
这一幕,让京都百姓兴奋,这一幕也让许多支持许清宵的人都莫名有些热泪盈眶。
因为在这个时候,他们愿意站出来支持许清宵,冒着很大的风险,顶着巨大的压力。
而这就是朝堂的态度。
他们信任许清宵,无论是出于什么目的,许清宵能为大魏赚钱也好,许清宵能帮百姓伸冤也好,不管如何,他们站出来了,就是支持。
而殿内。
许清宵也不由莫名感动。
自己牵扯异术之祸,正常来说品级越高,越是不能参与其中,一旦出事,对他们来说影响极大。
冒着如此大的风险,就已经算是一种信任了。
“蓬儒!”
“此事,就这样吧。”
满朝文武几乎都答应了,女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