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进制、三进制、e进制、十进制....等等都是有研究过的。
但之所以最终定下了二进制,是因为两状态的电平是最好控制的。
计算机芯片的运行基础是高电平和低电平。
高电平可是3v,也可是4v,甚至可以是5v,而低电平一般都是0v。
在最初的时候,在晶体管和芯片刚刚被制造出来的时候,因为制造技术并不是很成熟,因为对于输入电平的判断和控制做不到完美。
很多时候你输入的是3v的电平,但实际上晶体管读取到或检测到的可能是2.8v或者3.2v之类的,有一定的起伏波动。
而使用二进制能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即便是你输入的电平波冬差很大,只需要将低电平控制造0v就可以了。
这样一来,即便是输入芯片的电平,在一定程度上有波动也没问题,只要有电流输入,芯片就能进行判断它是1,大大提高了判断准确率,降低了失误。
二进制就这样默认成为了计算机芯片的基础进制,一直延续到现在并被应用于全世界。
就这样,一直发展到了二十一世纪,无论哪个国家,如果想要进行替换二进制的话,基本都是一件不现实的事情。
因为二进制涉及到几乎所有软、硬件的根本。
要进行更换的话,不光是软件,还有对应的硬件也要进行更换
特别是在芯片这一块,芯片和晶体管是控制硬件的基础,这是必须要进行更换的。
所以即便是在很早之前,韩元就直播过汉语智能编程语言,各国也没有去更换和取用的。虽然几乎每一个国家都有学习,但也基本都仅限于研究使用。
真正想要尝试更换编程语言的,可以说没有。
一号大厅内,一片寂静过后众人纷纷议论起来。
坐在台下的小米雷总在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