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正常情况来说,在研发一种新型材料的时候,除了第一步做建模要大致考虑详细数据外,后面的每一步,都是要经过一步步的实验,出来数据后,再来考虑下一步的。
一种全新的材料研发,没那么容易。
没有前期实验数据的支撑,很难对后期的实验进行调整。
像韩元这种,全靠一个脑子一支笔来进行推荐的,在人类历史上,还没有过。
不过他干这個是,也不是一次了。
准确的来说,推算这种‘岩石绵’的冶炼步骤,应该是他第二次干。
在此之前,还有一个azo透明薄膜。
当然,az0透明薄膜没法和这种‘岩石绵’相比。
首先,azo透明薄膜的研发,是有极其明确的需求的,它的用途就是显示屏中央的透明电极上所用的。
其次,azo透明薄膜的要求也很明确,它要求在肉眼可见的可视光源中,具备高光穿透率的同时兼备高导电率。
用量化指标来描述,那就是在550纳米下,材料的可视光源穿透率为80%以上,面阻抗为1000Ω/sq以下,或者满足1000s/m的导电率。
在这种明确需求和要求的前提下,做一种材料的研发,远比‘岩石绵’这种模糊需求的容易。
别看‘岩石绵’有四条需求,但实际上这四条需求没有一条是明确规定了参数数据的,全都是模糊化的条件。
这种情况下去做一种新材料的研发,难度是呈几何指数上升的。
即便是这个需求是他提供编写的,但实际上到底要将这些需求中的数值属性推到哪一步,韩元自己心里也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
虽然他设定了一个导热系数要求低于0.050w/m·k(瓦/米·度)
但实际上这个导热系数的数值要求并不算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