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进行阶段式的对比和修正,零号航天飞机才能按照预定目标入轨。
听起来很简单, 实际做起来也不难。
但技术才是关键。
如果没有超低能耗的电推进-无工质发动机, 没有高效率光电转换的镧化镓硅太阳能发电板, 没有高储能锂硫电池, 根本就做不到这种程度。
放到人类社会中,没有额外技术干扰的话, 恐怕最少还需要一百年以上的时间才能做到这一步。
甚至一百年都不一定能做到。
能否实现这种程度的航天飞行,关键在于可控核聚变技术能否在这一百年内被研发出来。
而且研发出来还不行,还需要实现小型化, 可以装上航天飞机的那种。
否则单靠如今各国使用的氢氧燃料或者甲烷等化石燃料几乎不可能做到这种地步。
化石燃料的效率太低了,如果按照这种方式来推进, 航天器要携带的化石燃料是一个天文数字。
而化石燃料本身的重量就很大,携带太多, 航天飞机都飞不起来。
.........
一一检查完七条错误指令,韩元了解了一下‘零号’的运行轨迹, 确认没有问题后又检查了一下其他的数据。
包括‘零号’在飞行过程中拍摄的一些照片,韩元都检查了一下,在确认每一项数据都没有什么问题后,便离开了控制室。
零号航天飞机的返回落地,还有七个多小时接近八个小时。
七八个小时也不短了,他不可能浪费掉,去将昨天未制造完成的卫星弄完是最好的事情。
通讯卫星的零件他昨天晚上已经制造出来三分之一了。
剩下的零件和组装用不了太久的时间。
体质强大的好处就在这里, 书面数值远超于常人的他能轻松扛起以前无法搬动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