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常不错的科学研究道路。
想到这,韩元迅速通过特有的组词在脑海中搜索起来。
“真的有!”
脑海中,无数有关外骨骼技术的资料并列排序在他眼前,让他眼前一亮,迅速的翻看起来。
这一看,就是一个多小时。
一个多小时过去,韩元才从翻阅中回过神来。
不愧是系统传递过来的知识信息,虽然仅仅是初级的,但里面包含的仿生外骨骼技术,已然超越目前的人类一大截。
差距这么大,是因为仿生学在人类社会中还是一门新兴很年轻的学科。
虽然在科幻上早已为外骨骼发展定义出若干种发展愿景,但目前人类研发出来的真实外骨骼装置和想象中的仍有很大的差距。
所谓的人体外骨骼技术,大都还处于实验室研发和幻想阶段,应用到社会上的,还是极少的。
在这一块研究领域走在最前面的是米国,无论是民用的人体义肢技术还是军用的外骨骼装置,相对而言都比较成熟。
比如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专门为军方打造的一款负重量达到90.7kg的外骨骼系统,而雷神公司也有一款名为‘(xos2)’的外骨骼系统,可帮助士兵进行战机加挂弹。
可见米国已经有了可以投入实战的外骨骼系统。
至于华国,在这一块的投入和研发是近些年才开始的,如同芯片一样,要落后不少。
虽然军方同样有相对成熟的外骨骼系统,但无论是负重,还是均衡,亦或者是灵敏度来说,都要低不少。
没办法,发展的晚,落后是必然的。
而且人体外骨骼技术的发展,是一条超级困难的道路。
一件优秀的外骨骼装置需要融合传感、控制、信息、融合、移动计算等各种技术。
如果是应用到战场上,自动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