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每一条线都代表着不同的指令,通过将硬纸板放到一个特殊的机器中,就可以连接到计算机读取这些指令。
这就是原始的打卡计算机。
和控制最初的开关计算机比,打卡计算机方便了不少,而且程序猿也可以在纸卡上编写程序了。
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需要建立的程序和数据就越来越多。
纸卡就又显得繁琐了起来。
人类社会中是不缺少天才的,每当一项技术发展到瓶颈的时候,就有天才跳出来打破这个瓶颈。
计算机亦是如此。
在打卡计算机编写程序异常繁琐的时候,有个名叫‘格雷斯·霍珀’的天才,想出了一个很棒的点子。
因为需要手动在纸卡上编写程序,格雷斯·霍珀产生了一种想法。
她想设计一种程序,让人可以用类似英文的语法,把想做的事写下来,然后用这个程序把英文翻译成机器的语法,交给机器去执行。
这也就是后世的编译程序。
这种程序,可以把编写有程序的穿孔卡加载到计算机中,而计算机会吐出另一组包含底层二进制机器代码的卡片。
第二组卡片再装入计算机,计算机就可以执行这段新的程序了。
这就是在人类历史上,被命名为a-0的编译器。
而有了这个编译器后,才诞生出汇编语言,进而才有了汇编程序。
有了编译器,计算机才能蓬勃发展。
直至今天,高级编程语言已经衍生出来了无数种。
但无论是c语言,还是c++,或者是java,亦或者是汉语智能编程语言。
都离不开编译器。
无论是哪一种高级语言编写出来的程序,都需要先通过编译器将其转换成底层的进制机器码,才能被计算机读取并执行。
如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