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朱由校知道却曹化淳这个人,在大明的太监中可是一个奇葩,尤其是在明末这个内廷与外廷极度复杂的时期里,他可以算得上算得上是大太监里面的一股清流了。
而且在他的身上还深刻的体现了那个时候文人的无耻。
就好比记载的是他打开了打开彰义门,把大顺军引入外城的才结束了崇祯的性命,其实是怎么样呢。
曹化淳已经在崇祯十二年告老还乡了,之后就一直呆在老家武清,城陷之时他根本就不在北京,怎么去开门,毕竟曹化淳家在武清,离北京有八九十公里呢。
那个时候的文人硬生生的就把这个开城门给按在了他的身上。
可是他也有一个地方让朱由校十分的厌恶,建奴进入京城后,曹化淳也回到京城,还上书请建奴礼葬崇祯,名义上这是为了厚待前朝皇帝,这实际是帮助清廷收买人心的行为,为此曹化淳获得了清廷的褒奖。此后更是获得清世祖的宠信,陪着新皇帝读书写字。
这是他这个人最大的毒点。
但是从中朱由校也看出了这个人最大的能处,就是趋利避害,十分的有政治嗅觉,也就是说会站队,大明不行了人家立马就感觉到然后告老还乡,大清来了人家里面就跟上了,又是一场荣华富贵。
这种人,你厉害的时候他会牢牢的跟着你,当你不行的时候他也会离你而去。
但是偏偏的这个人能力也很强,这就尴尬了,想用却又顾忌,不用吧也确实没什么人可用,放着一个才干突出的不用太可惜了。
而且这个人对朝政看得也很准确,当年明亡了的时候他也说过,忠贤若在,时事必不至此。
嗯...........
朱由校两只手掌叠在一起使劲的摩擦着,擦出了许多皮屑,最后决定用!
只要朕可以一直强大下去,区区一个曹化淳他安敢有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