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佑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去,说了一句,“是个人才。”才十七便能夺得状元,可见是有真才实学的。而且这个谢铭谱,他皇伯父才跟他提过,满嘴夸赞,说他的文章不仅花团锦簇,而且还言之有物,是个胸有丘壑的人才,假以时日又是一个国之栋梁。这样的评价可谓是很高的了。
另一个窗户边,茶花桃花几人可激动了,摇着帕子直朝下挥手。茶花兴奋地小脸都红了,若不是围观的姑娘小媳妇们都这副样子,她非引起别人的怀疑不可。
各府的行动力非常迅速,很快就把状元郎谢铭普的底细查个底朝天。哦,原来这位年轻的状元郎是平阳县人士呀,是青山书院的学子,师从大儒齐典,难怪小小年纪便能夺得状元了。最令人满意的是这位谢状元父母双忘,孑然一身,亲族没有一个,属于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那种。
本来像谢铭普这种情况都是不好说亲的,可这正对权势豪门的胃口。没有亲族好呀,等成了婚还不是得一心亲近岳家?这样招婿跟入赘也没啥差别了,白得大半个儿子谁不高兴?而且还是少年状元这样的好儿子。
所以有一争资格的权臣和勋贵都可上心了,都想着把这位被圣上赞誉的状元郎招为自家女婿。可注定他们要白忙一场了,因为柔妃所出的三公主也瞧中了这位谢状元。
三公主今年十五了,上个月才及笄。自打在御街上瞧了谢状元的风姿就念念不忘。柔妃是个疼闺女的,听了女儿身边大宫女的禀报,便使人去调查这位谢状元去了。
拿到谢状元的资料,柔妃满意极了,便想着成全女儿。她没有先去求雍宣帝,而是去了坤宁宫皇后那里,她本就是依附皇后娘娘的,要给女儿谋这桩婚事自然不好越过皇后娘娘去。而且皇子公主们的婚事本就该皇后娘娘操心的不是吗?
皇后娘娘对此事倒是十分赞同,若谢状元成了三公主的驸马,不就是她这边的人吗?于是两个人一起去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