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有的眼神闪烁。
夜萤看到了,心里顿时有了分数。
她也不再多说,只是吩咐道:
“象上次一样,大家把这些病猪拿去深埋,记得洒上石灰。”
工人们应承着,各自忙碌去了。
夜萤让大伙消毒的消毒,洒扫的洒扫,自已便在工寮外监工。
春天的早晨露水深重,寒气扑人,施管家让冬雪从家里带来了一件厚棉袄,夜萤披上,便和夜鸣在工寮外煮水泡茶。
春草融融地从地里探出了头,虽然猪场里因为猪瘟一片萧索,却也没有过份影响夜萤的心情。
呃,农业神马的,本来就是摸着石头过河。
还好有王财主这个强大的实力财团做后盾,夜萤也不指望能靠农业一夜间暴富。
夜萤记得,她曾采访过一位老者。
八十年代的时候,老者才四十来岁,用海外父亲的遗产八十万元,到海南承包了一片荔枝园,准备依靠农业来实现资产的增值。
谁知道,兜兜转转,农业总是靠天吃饭,碰上年景好收入就高一些,但是碰上年景不好,自然灾害多,有时来了台风有时来了冰雹,往往还要倒贴。
而三十年后,这位中年人成了老者,好不容易这么多年保住了本,带着剩下的八十万,回到家乡,想要继续从事农业生产。
八十年代的八十万元,是一笔多么庞大的巨资,当时一套房子只要四、五万元,有人开玩笑地对老者道:当年你若是随便在哪个城市买个二十套的房子,现在都吃喝不尽了。
辗转二、三十年,房价暴涨,老者捏在手里的,依然是八十万元,但可想而知,这八十万元,已非八十年代的身价了。当初能买二十套房子的钱,现在勉强能买一线城市里一个厨房。
老者的这个案例,已经成为农业搞不得的一个反面例子。
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