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自是听从夜萤的招呼,收钓竿的收钓竿,收鱼的收鱼。
夜萤这才发现,群众的智慧果然是无穷的。她用柳条筐装鱼,这边钓起来的鱼比较小一些,他们都是用柳枝直接窜了鱼腮,然后放在水里,鱼一时半会也死不了。
现在每个人提溜起来,都是至少三四条鱼啊,看来她走后,大家都收获颇丰。
夜萤见状,挺奇怪地问道:
“以前村里人怎么没人发现,这里鱼这么多,其实鱼也可以卖钱的啊?”
“村里人不太会做鱼,嫌鱼腥气,再边上这河里老是淹死人,所以更没人过来了。”
白雪比较知道内情,便答道。
“哦。原来如此。”夜萤知道了答案,晓得这种观念一时也没有办法改变,便笑道,“我以后教大家做几种菜式,大家懂得去腥后,就会放心大胆吃鱼了。”
这不是典型放着粮仓挨饿吗?
夜萤觉得难怪这个村子里的人这么穷,原来他们太小心翼翼、固步自封了。
一点小尝试和突破都做不到,还怎么发家致富啊?
所以喽,办学堂是必须的。启民智的第一步,就是要给他们灌输文化知识。
一行人行走间,夜萤对大伙说,你们先回去吧,我送条鱼给赵大娘。
眼前就是石庵,本村的人都知道庵里住了个老无所依的赵大娘,见夜萤要去送鱼,端翌道:
“我跟你去吧。”
傅大夫见端翌一脸想和夜萤独处的模样,自然很识趣地道:
“那咱们先回家收拾鱼吧,宝器,你不是说你钓起来的都要送白雪吗?”
“那是自然。”宝器慨然地点点头,眼睛一扫白雪,见她脸颊忽然红了一块,却显得肤色白里透红,愈发明媚,不由地看呆了。
见那一撮人远去,端翌便对夜萤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