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渗透压这么高?”周彬接过化验单,立刻起身,朝医生办公室走去,“难道是糖尿病高渗状态?”
周彬不愧是高年资的主治医生,在第一时间就反应了过来,直接点中了要害——糖尿病高渗状态。
“我觉得是!”陆晨点了点头。
糖尿病高渗状态,常见于60岁以上的2型糖尿病老年人。
发病诱因多半是感染、急性胃肠炎、胰腺炎、脑血管意外、水摄入不足、大量摄入含糖饮料等。
这个病人,正好就有一点,那就是大量摄入了含糖饮料。
由于渗透压逐渐升高,导致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为肢体无力、抽搐进而发展为昏迷,并出现低血容量休克。
……
回到医生办公室。
周彬将患者所有的检查、化验全部拿了出来。
其他组的医生,只要是空闲的,都凑了过来。
周彬缓缓道:“其实我们回头分析这个病人,从诱因到临床表现到实验室检查,均符合非常典型的高糖高渗状态。”
陆晨点点头,附和道:“然而,由于固化的临床思维,我们一开始便先入为主地将患者视为慢性心衰急性加重和心肾综合征。”
“忽略了早期即有显著升高的血糖和轻度升高的血浆渗透压。”
“在初始治疗时为患者补充了大量的高渗液体,并使用了大量的利尿剂,不仅错过了高糖高渗纠正的最佳时机,更是为疾病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老大爷的生命值上,顽固的“三个减号”,是最好的证明。
先入为主的思想,往往会让患者的治疗走向极端。
这个的老大爷最先去的是心内八区。
心内科,自然想到的是自己科室的疾病,比如心衰、心源性休克等等。
但是,患者真正的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