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下壁ii、iii、avf导联f波提前的局部电位,且用隐匿性拖带方法确立为慢传导区的出口作为靶点,消融成功率80%左右,且复发率较高。”
“在房扑折返环最狭窄部分即三尖瓣环与下腔静脉入口间的峡部,进行线性消融,成功率80%~90%。该方法已成为目前房扑消融的基本方法。虽然有很高的近期成功率,但随访复发率较高,为10%~40%。”
前面两种方法,成功率虽然高,但是近期的复发率同样很高!
患者一般都是很不愿意进行二次手术的。
第一次手术没有完全治愈,很多患者都会放弃第二次。
这对于整个治疗是非常不利的。
陆晨目光如炬,继续道:“不过,我的这种方法,以消融后峡部完全双向传导阻滞作为治疗终点,房扑复发率可降至5%!”
丁朝兵先是一愣,随后皱起了眉头。
他是资深的电生理介入医生,可不会被一个学生的三言两语就唬住了。
“这些数据你哪里来的?哪篇文献?作者是谁?”
在丁朝兵的记忆中,他可是没有看过这种文献,没有见过这些数据。
医生是一个极为严谨的学科!
任何一项治疗措施,都需要严格的循证医学的论证。
陆晨顿了顿,他心里也是有些嘘。
这些数据哪里来呢?
可不是看什么论文文献中的,都是他平时在系统虚拟空间中,进行无数次训练得知的。
他可以在系统虚拟空间里安排各种心律失常的病人,然后进行不同的标测方法、不同的消融防范,最后对比效果。
这种训练效率,可是现实中的模拟手术间比不了的啊!
所以,陆晨也慢慢琢磨出来,不同的消融方法,对于患者的预后也不同。
但,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