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应和她,当个合格的工具人。
谁让咱爸妈那儿有些偏僻,在中国基建浪潮下,也是11年,那儿的小沟沟才通了马路,往来算是方便了些,像他第一次见叔叔阿姨,都是租摩托进去的,车实在开不进。
哪怕如此,村里也只开通了一班公交,想买些生活必需品的,得逢三六九来秦明住的镇上赶集,这也是为什么两人出去打工偶然认识后,很快走到了一起——
家离得不远,才10来里;
见面是邻里介绍的,因为彼此知道哪家的孩子适龄嘛,也很容易知道性子如何。
由是如此,翁如曼每次回去,都要买很多的肉、调料、零食和水果,就别太劳烦老人家坐公交提那么多东西,年节消耗的又快。
镇上一到过年,农贸市场就很热闹,找个位置停好,自是翁如曼大展身手的时候,与大城市的菜市明码标价,统一过称不同,这里,砍价才是主流。
小摊小贩的,卖方没憋几个屁,少个几块的翁如曼也欢喜,有一种难得的成就充斥全身。
与其说是省那两块钱,不如说是体会儿时的记忆,反正早些时候父辈也是这么过来的,熟人招数、量多招数、添头招数,什么好用用什么。
正所谓,砍前苦大仇深,砍后皆大欢喜。
还是伟人说得好:与人斗,其乐无穷。
就这样,采购行为一直忙到中午,秦明都有些累着了。
回到家,多多朝他身上扑,秦明抱着女儿,翁如曼却是兴致不减的提前处理一下肉食。
第二天。
秦明带着点起床气。
除了开始回来的那几天,除夕过后,他再没睡过一个懒觉。
“洗脸吃早餐,早点过去。”
妈也在提醒他这件事。
全都忙活完,早上9点不到,准备去往菡菡外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