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国会”在各方的默契下,顺利的召开了,逸仙先生被选举为海陆军大元帅,而有军权在手的两广巡阅使陆荣廷,滇系老大唐继尧仅仅是元帅一职。
按照南方当局的规章制度,海陆军大元帅为最大,其他什么元帅,巡阅使等都要受到大元帅节制,所以,会议结果一出来,西南大小老虎们纷纷不干了。
西南大小老虎是希望能建立一个类似于推倒袁老大,在护国运动时期建立的軍政府当局,大家按照实际拳头大小来排职位。
因此,一气之下,西南大小老虎纷纷不肯就职,不接受任命,撂挑子不干了。
理由是:凭啥我们出兵出钱,还要听你一个啥也没有的人的话,不过是借你逸仙先生的名头来用一用,真当自己是盘菜了。
逸仙先生一看,顿时不乐意的,要是没我的话,你们这些人充其量也就是不上台面的西南大小老虎罢了,不过是仗着手里的几杆子破枪,耀武扬威而已。
于是,逸仙先生立刻任命听命于自己的“壮士”,来担任这些没人就职的职位,勉勉强强,踉踉跄跄下,南方当局也算是成立了。
这些西南大小老虎一看,顿时气炸了,只是迫于北方段总的强大压力,只得暂时忍气吞声,联合起来,借着逸仙先生的名头,求个师出有名。
华夏人有个传统,历来对外干仗在大义上都是不甚讲究的,只要外夷碰我一下子,我就把你干到死,匈奴人的老家就是被这么抄掉的。
等到了东汉末年,北方的羌人的外夷就混的更惨了,三千白马义从可以将外夷副本打通关,还有那个七进七出,唯一能与《三国演义》的的赵云比肩的孟获。
........
在此就不浪费笔墨了,总之,老祖宗们的对外战争都是不怎么讲究大义的,打着打着,打到最后,这些外夷要么远遁,要么就都莫名其妙成了华夏文明的一份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