摊主不作声,不想搭理这个和服女子,倒是旁边围观的群众却七嘴八舌的说道:
“我劝你还是趁早回去吧,今天是肯定买不着菜了。”
“你们那个公使,指示人,诋毁皖之先生,我们可都知道了。”
“除非他能道歉,不然就不卖你们曰本人东西。”
“不但他不卖,整个菜市场都没人卖,你还是趁早回去吧。”
........
和服女子总算是听明白了,看着这么多人,用不善的眼光看着自己,心里没来由的感到一丝害怕,提着篮子就要走。
却被人群给挡住了,因为围观的人太多,一时散不开,都在看热闹。
“让让,让她出去!”摊主看到,大喊道。
“都散了,散了!”
.......
汤皖也跟着人群散了,往家里走去,又忍不住回看了菜场一眼,总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触。
不过也可以从这件小事看出,普通老百姓的主观能动性正在提高,他们愿意参与群体性活动的欲望正在加强。
也可以从侧面反映出,民族凝聚力正在逐渐加强,尤其是在一致对外的表现,特别明显,比如这一次的抵制曰货行动。
不过才刚刚开始,连菜市场的小贩都开始参与进去了,那就更别说街面开店的,拉车的,餐馆吃饭的等等。
在回去的路上,汤皖敏锐的意识到,如果日置益不能及时的处理好这一次的抵制事件,那么曰本的商人恐怕要吃大亏。
群体事件是有记忆的,当下一次同类型的事情再度发生,上一件事情的记忆便会像潮水一样涌上来,只会比之前来的更加的迅速和猛烈。
不过,汤皖已经打定当一个吃瓜群众了,舆论这把双刃剑,是时候刺向曾经使用他的别有用心之人了,总该有人为此买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