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小的专访。
当庄祥听见这个问题以后,也是想了好一会儿。
其实原著的《西游记》是有些晦涩难懂的,里面不但充斥着文言句式,还夹杂了许多全真教和佛教术语,即使是有些文学功底的成年人,也未必能够读透。
但是86版的《西游记》却在忠实于原著的情况下实现了成功的通俗化改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上了《西游记》。
不过庄祥对此也有自己的理解,他沉吟了一会说道:
“年少青春前,我们是无所畏惧的孙悟空!”
“情窦初开时,我们是敢爱敢恨的猪八戒!”
“身陷职场中,我们是踏实果敢的沙和尚!”
“岁月如梭后,我们是四大皆空的唐三藏!”
“这部电视剧能这么的成功,我想可能是因为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不一样的西游吧!”
这段话说的有些矫情,但又有些禅理,或者和庄祥现在在拍电影时的心境有所关系。
但是也算是对这部电视剧的一个官方总结,得到了不少观众的认可。
“是啊,想想年轻的时候,谁不想当那个无法无天的孙猴子呢?天老二我老大,但是被社会毒打以后,我们终于还是学会了认怂,成为了猪八戒!”
“这电视剧虽然表面上很欢脱,一路上斩妖除魔就想爽文一样,但是你细细琢磨一下,为什么五百年前的猴子能独战天庭?而五百年后的猴子遇见一些神仙的坐骑下凡就毫无办法,还要去找援兵?”
“为什么有背景的妖怪,即使作恶,最后却只是被收回天庭,好好反省!而那些没有背景的妖怪,则基本都死在了悟空的金箍棒下?”
“这就是庄祥说的那一句,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西游啊!这部电视剧确实很棒,但是应了细思恐极那个词,有的东西你深入去想想,却又变得有些压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