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等今早阁部议事,太后的让位诏就会公告天下,而贤太妃的太后封号也会一同昭告,择吉日入册行仪。这一仗,在新帝党看来,意味着帝位最终的稳固,再没有锋芒在背的胁迫感。而尽管自己的外亲南月萍得宠无望,但李家一‘门’将显然深思熟虑,成为新帝驱使的忠犬,也随之加官进爵,获得重用。
兰王妃一案,朝廷上下皆密切关注,因从政治角度而言,兰王妃的命运与奇太后和六皇子的命运相连,百官可从审判结果揣度形势,然后跟对大趋势。新帝固然不理会这层意义,但以安鹄为首的幕僚团不可能忽略,故而派了左龙营二号人物李征程亲自来押。
只不过,寒风中李征程的脸‘色’不怎么好看罢了。龙袍案时,他就见识过六皇子妃的咄咄‘逼’人,近年兰王妃更是最受民间瞩目的皇族成员。
一间名不见经传的工造行让她发展成造行龙头,促使民造各行团结成一个声音,接造规模直压官造,技艺不断推陈出新,令官造瞠目结舌之外,还不得不低声下气求合作。兰王妃身为造主,推广技,促新意,造普通百姓住得起的平价新屋,也引领超乎富人们想象的奢侈新‘潮’,建立造行新规范新秩序。这几年,北联造不断向工造司和阁部谏言,争取到更多预算,建了更多平医所和平民学堂,改造贫困住区和脏‘乱’的老集旧市,同时还自掏腰包修桥修路。尽管她低调不显扬,仍赢得了越来越多的尊敬和喜爱。如今,包括各造行在内,数十万计的匠工靠她养家糊口,呈现与灾年相反的,整个工造领域的,一种前所未有的欣欣向荣。
现在,让他来押这么一个人,顺利到光明堂是应该的,半路上出岔子是他的错,怎能高兴得起来?
散播异常快的市井谣言乍听似乎对兰王妃不利,但在匠工们之中质疑占着多数,这种密集的嗡嗡声正吞噬盲从的讨伐。
况且,还有瑾王。
奇太后让了位,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