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麦克斯做冲奖公关,不许别人做吧。
有些电话确实不规范,但并不是大错。
真正涉及到舆论打击对手的,只有科洛夫负责的“水军”。
不管是以不正当竞争,或者诽谤来起诉,在有足够律师费的前提下,光是管辖权的扯皮就能拖延数个月。
哈维走行政手段确实是个妙招,打得准的话,可以迅速掐灭舆论的源头。
但前提是,发表“抹黑言论”的个人或者组织者,是在你美国政府的行政管辖范围内。
这一点白奎因早就谋算在前了。
借助越来越便捷的网络,“水军总管”科洛夫控制“水军”早已不仅限于几家高校的学生了。
这次行动调动的“主力”都是来自人力成本比较低的国家,在那里五十美分可以发几十个帖子。
顺便说一下,文字是闻不到咖喱味的。
至于去清理各个网站、论坛、个人主页、影评栏目上的“水军”留言就更不可能了。
93年就有判例,网络留言同样适用64年“苏利文诉纽约时报案”的判例,作为公众消费品的《莎翁情史》是允许公众批评的,而且网络平台可是作为公共媒体,受宪法第一修正案的保护。
而且,居中遥控的科洛夫目前跟韦德马克映像毫无关联,除非现在fbi突袭办公室把人抓住,否则根本找不到证据。
白奎因刚刚的电话,就是通知科洛夫跑路的,人到了国外,只要有网络,还是能干活,还能控制他的“咖喱水军”。
出去玩一段时间再回来,一切风平浪静。
针对奥斯卡评委的电话骚扰工作前几天已经终止了,现在是投票期,理论上不能继续对评委游说。
其实到现在,除了大水漫灌的活儿之外,其他工作也不多了,舆论的风向已经形成了。
也到了“特别作战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