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来了一个年纪大概在四十岁左右的中年男子,他看着陆成颇为熟练的动作,就没再走上来。
终于,在陆成捏到了小男孩手肘处的时候,患儿啊了一下,并且左手抖了一下,想必是疼了导致的肌肉收缩反应。
陆成赶紧放手,然后用左手托住肘部,道:“对不起啊,小朋友,叔叔刚刚用的力有些大,现在我轻轻地托住这里,一点都不痛对不对?”
定位在肘关节处,没错了。
接下来需要的是定性。
而桡骨小头半脱位最重要的两个定性条件:
1.肘关节后方的三角关系清楚,证明不是肘关节脱位。
2.没有骨摩擦音、骨摩擦感和异常畸形,排除骨折。
异常畸形,肉眼就能看出来,但是,关节处的骨折,不一定表现出异常的畸形。
所以陆成只能够通过单手按住肘关节,另一只手捏住手掌,进行左右上下的轻微晃动,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听到了骨摩擦音和感觉到了骨摩擦感。
那么该干嘛干嘛去,痛就忍着,手法复位可能已经不适用了。
关节处的骨折,必须照片,百分之九十可能手术。陆成可不敢为一个可能有骨折却没x线的病人搞手法复位。
正好,陆成的左手摸清楚的肘后三角的关系,并且也没有感觉到骨摩擦感,而且,这一系列的动作,都很自然而然。
这些都是教材上可以学习到的基本操作,再加上陆成如今的手法复位,很有讲究。
接下来,陆成才对患儿母亲说:“小朋友骨折的可能性并不大,很有可能是桡骨小头半脱位,我现在要尝试性地给他复位,这可能也许会复位不成功。”
“但是,也不会对他造成很大地损伤。而且照目前的这种情况,基本上不存在神经的损伤,即便有隐匿性的骨折,轻微地复位动作也不会造成骨折断端的移动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