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萧晨跟着赵灵进去的时候,发现赵闯夫妇也在这里。
在上到二楼的时候,听到孩子在那哭,萧晨先看看孩子的情况。
萧晨一看这孩子脸上的红疹,他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赵大小姐,婴儿是什么时候出现这情况的?”
“就昨天。”
萧晨看过去婴儿的头部,颈部,腹部多处出现这种粟粒状的红斑的水疱,还有一些渗液,婴儿在哭肯定是因为这些痒引起的。
“萧医生,我这宝贝外孙怎么样?”赵闯问道。
“赵叔叔,你别担心,这只是普通的婴儿病。”
对方这种情况,在中医来说属于奶癣。
奶癣,又名胎癣、胎疮,为发于婴儿的一种湿疮,好发于婴幼儿之头面部,或可延展于其他部位。
《圣济总录》论曰小儿体有风热,脾肺不利,或湿邪搏于皮肤,壅滞血气,皮肤顽厚,则变诸癣。或斜或圆,渐渐长大,得寒则稍减,暖则痒闷,搔之即黄汁出,又或在面上,皮如甲错干燥,谓之奶癣。
初起者形似粟米,或散发,或密集群聚,疹色红赤,搔之即起白屑,其形若癣样。不起泡,不流水者称干敛疮,偏于风热盛者;若皮肤起粟,瘙痒无度,破则流水,浸淫成片,称为湿敛疮,为偏于湿热者。
奶癣是在婴儿出生2~3个月时开始发病,一般在l~2岁以后,奶癣会自然减轻消退。本病症状可见于西医诊断的婴儿湿疹。
病因有先天的体质因素,也有后天营养失调。
中医认为本病多因怀孕时父母多食辛辣、鱼腥海味等发物或情志内伤,肝火内动,遗热于儿所致或者生后喂乳失当,饮食不节,脾胃薄弱;过食肥甘脾失健运,湿热内生而发生。
另外,营养过多、消化不良、衣着不当等都是本病的好发因素。患者常是先天性过敏体质,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