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管他们每日吃饱饭,夜里不受冻,没成想还能有月例钱。
他们刚才,可是亲耳听见东家许诺老疙瘩父子俩,一个月一两八钱的月例钱!
这爷俩要是干上两年,至少也能攒够二十两银子啊?
到时候, 回乡里盖上两间房,置上半晌地,说上一房媳妇,岂不是能过上安生日子了?
一时间,庙内的流民都用羡慕的眼神看着老疙瘩父子,与此同时,他们的眼中也燃起了一抹希望,那是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希望。
这一刻,沈宽再看这些人,早已不是之前那般的行尸走肉,精气神焕然一新,充满了生机。
随后,沈宽又考校了其他四名工匠若干修建工坊的问题后,逐一录用,并让郑兑定下了月例钱。
……
之后,沈宽让郑兑带人回了一趟城,去聚祥兴柜上找宋卿娘支了点银子,然后去坊市买上大一批帆布。
这种帆布在坊市的货铺里很常见,经常有北门码头的渔户船夫进城来买帆布来缝补船帆。
快到天黑时,郑兑帮买了足足一牛车的帆布回到土地庙。
与他同行的还有从衙门下值的郭雄,从北门码头下值的老泥鳅他们。
这下,人都到齐了。
等到半夜时分,沈宽让郑兑叫醒所有流民,让他们将土地庙里能用的东西统统拆卸下来,然后三人打上一盏火把,连夜出发,前往月牙山。
一两百人浩浩荡荡,从城外土地庙出发,用了将近两个时辰才到月牙山。
此时,已经过了四更天。
进入山谷后,沈宽指挥着众人先安营扎寨,他让麻杆、郑兑、假弥勒、铁塔等人分组协作,各领着若干组流民,将一根根粗木杆打入地里,然后将买来的帆布系在木杆上。
就这样,一个个简易的窝棚,很快就搭好了。
这下,众人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