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我为国家修文物 > 第195章 都是浮云(二合一章,今日更新完毕)

第195章 都是浮云(二合一章,今日更新完毕)(3 / 7)

飘香之际,卒年不明。

他十岁时,便与两位哥哥一同入窑学徒,之后历经练泥、拉胚、把桩,最终成长为一名出色的看窑把头。

他将自己漫长而又短暂的一生,都献给了瓷窑,烧造出了无数价值连城的精美瓷器,却没有一个人记得他的真名。

“三哥……”

唐英仿佛没有听见李三儿子的话,脸上带着淡淡的微笑,喃喃自语,“我们,把这瓷瓶给烧出来了啊!”

……

看到这里,向南缓缓地收回了目光,不再继续看下去,关于督陶官唐英的结局,他早已从历史中知晓了。

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已经督陶28年的唐英,此时已是75岁高龄了,而且还重病缠身。

他上书向乾隆“乞骸骨”:“奴才喉咙疼痛之疾数年,气血日衰,医药不能速效,仰邀慈庇解任。”

并婉拒了乾隆皇帝要他儿子唐寅保接班的旨意,说儿子“究系少年,诸事阅历未久”。

他知道做一个督陶官很苦很累,而且,这官职虽然不高,但毕竟要和皇帝打交道,一生都是小心谨慎、战战兢兢。

哪怕是如此,他也是时常会受到皇上的责罚,苦不堪言。

这种日子,唐英自然不想儿子继续过下去。

乾隆接到唐英的奏请之后,很是敷衍:“已有示下了。”

然而,事实上,还没有等到乾隆皇帝的天恩示下,重病缠身的唐英就去世了。

几天之后,唐英之子唐寅保请西江巡抚代上奏折向乾隆皇帝报丧:

“职父今于七月二十九日在署病故。”

对于这样一位从康熙朝便入宫随侍,而且还为他在瓷器“炫技”上作出汗马功劳的老臣之死,乾隆皇帝只御笔朱批了一个字:

“览。”

……

看着静静摆放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