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我为国家修文物 > 第28章

第28章(2 / 4)

齐老当众让向南陪他走一走的事情。

第二天一早,七八位古画临摹高手们,在故宫博物院方面的安排下,一起来到了书画修复室里,观摩已经全色完毕的《千里江山图》。

与修复前的破洞密布、脏污不堪相比较,如今的《千里江山图》可谓是完全变了一个样:青山巍峨,湖水湛蓝,山涧溪流清澈见底,树下屋舍井然有序。

好一副江山如画、国富民安的盛世光景!

好一幅青绿山水画的巅峰之作《千里江山图》!

唯一有些美中不足的是,若是仔细观察,依然能够发现,部分画面有些缺损,只是用赭石色填充掉了,并不影响观赏。

这就体现出接笔的重要性来了。

如果完成了接笔工作,这一幅《千里江山图》将会完美呈现在观众们的面前,任谁也看不出,这一幅国宝,曾经有过破烂不堪的悲惨经历。

临摹高手们一个个看得很仔细,逆光方向看过之后,又从顺光的方向看,然后又转到侧光方向仔细观察。

他们看得越仔细,时间越久,心里就越激动。

诚然,他们这些人,有一个算一个,全都是擅长临摹北宋时期青绿山水画的,本身的绘画技巧也都十分高超,但他们从来没有临摹过青绿山水画的最高峰《千里江山图》!

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首当其冲的就是,出于保护国宝的需要,《千里江山图》的真迹,公开展览的次数屈指可数——见都难得一见,更别说长时间观察临摹了。

其次,《千里江山图》尺幅太大,将近12米长,绘画颜料又都是价格不菲的矿物颜料,如果要临摹,一是耗时太长,就算玩命地干,那至少也得半年以上;二是代价太大,上等宝石拿来做颜料,一般人谁负担得起?

第三个原因,还是时间不允许。他们都是各自博物馆里临摹复制大师,每天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