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我,一定会的。不如我们这就出发吧。”
艾德温·乔治起码有一点很诚实,酒店距离cern总部的确很近,在酒店门口上车,不到五分钟就进入了cern总部的大门。
实际上昨天早上宁为带着江同学闲逛时已经很接近过这里, 只是没有走进来而已。
下了车, 艾德温·乔治并没有直接带着宁为去这次开展试验的主要地点二号楼, 而是先带着宁为来到了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一号楼。
这栋有着数十年历史的研究中心大楼早已经停止了科研的功能, 被改造成了一座见证cern历史的博物馆,供前来的游客参观。一般人是需要买票的,但对于宁为这样的大客户,显然可以越过这些繁琐的步骤直接被艾德温·乔治带进了大楼。
用这位主管的话说,之前联系好负责这次试验的学者跟工作人员还有一个会议,他们正好可以利用这段时间了解cern的历史。
宁为依然是客随主便的态度。
毕竟这次收集各项数据需要的时间很长,到也不在乎这么点时间。而且不管宁为对cern的观感如何,这家科研机构的确是值得尊重的。
许多人知道这里是因为世界上最大的强子对撞机,很多人并不知道的是,现代人赖以生存的互联网同样诞生在这里,那还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事情。
1983年cern数据处理部建立了数据通讯组,并给这个小组提出了一个任务,授权统一整个cern的网络事务,建立起一個覆盖整个cern基础网络设施的框架。
经过五年时间漫长的摸索,数据通讯组最终决定利用tcp/ip协议开始组网,并与次年cern首次开通其与外部网络的连接。也正是这一年世界上第一个网站,第一个浏览器,第一台互联网服务器都在这里诞生,大大加快了科学家们交流的效率。
当然那个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