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跟宁社能拉上关系。
更别提宁社推出的新闻阳光评定系统,无数网友的还得到了广泛好评,甚至现在还开始朝着网络发言阳光评定系统转化,具体就是许多类似于“什么跟什么不能同吃可能中毒!”、“每天做这三件事,怎么熬夜都不怕!”、“腰肩盘突出不是病,只要你做对这件事不用手术也能好!”、“这位老蒙医为了患者,做出了一个违背祖宗的决定!”的标题跟内容,近期快在互联网上绝迹了……
到不是说这些内容的创作者懒了,工作不勤奋了,主要还是平台引入了这个阳光评定系统之后,不管是公众号,还是网络上发表的文章,这个评定系统都会特别贴心的用极为醒目的颜色跟字体,打上一个触目惊心的“假字”,而且根据这些内容可能造成的危害不同,这个“假”字的字体大小跟颜色还稍有不同。
于是网友们也自发的帮这些内容分了类,比如黄色的,拇指盖那么大的“假”叫一般性的假,红色的,还带感叹号的假,那叫这是真假!还有一些内容飘忽东西,那叫系统也不知道假不假。
这便也罢了,更让人无计可施的是,只要点击一下那个“假”字,就能直接进入浏览为什么这些东西是假的。选取的科普内容严谨,逻辑分明,从网友的真实反馈,到科学理论,再到真专家现身说法,正经媒体正经栏目的科普,最后还有各种前后矛盾的调侃,有视频那种。
这还不说,更让人爆炸的是,点击这个“假”字背后跳转的内容,还会根据大数据判定的人认知情况不同,给出的各项证据列表也不同。简单来说,年轻人跟老年人看到的不同,接受过高等教育跟没上过大学的不同,甚至就连消费习惯不同的人,所用文字也略有不同……
怎么说呢,很绝,绝到网友都调侃比较谁家现在还在努力花钱推广阳光评定体系的花式“假”科普。
包括许多中介平台也深受其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