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专门给宁为开通了一个welink账号,方便两边即时沟通。宁为也得以将一些辅助性的工作直接交给对接的技术人员,相当于背后多了个数百号人的支持团队,不至于单打独斗了。
就这样,一周的时间几乎是转瞬即过。
设计指令集的工作大概完成了一半的时候,也到了学校之前给他订好的直博生面试时间。
这次面试宁为还是很重视的,如果说之前宁班的面试考核,他的决定作为主要依据,那么这次针对直博生的面试考核,他的决定就是最终意见,理论上来说,宁为甚至可以不听取任何人的意见。
毕竟这是给自己挑学生。
而且相对于宁班面试来说,这次面试对于宁为来说更为重要。
宁班作为一个本科班级,录取之后还能调整,进了班上学习成绩跟不上,或者说发现这个专业不适合自己,燕北大学还是有相对宽松的办法,能换专业。
但直博生就不一样了。
导师确定之后不管是导师想换学生,还是学生想换导都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
针对导师而言,挑选出学生自己不满意,其实也是件麻烦事,尤其是对于那些认真负责且有责任心的导师来说,招来的人如果只想着中途躺平只想混日子,处理不好整个团队都废了。
另一个就是名额问题,高校分配给每个导师的名额都是相对固定的。
这是处于双重考虑,一是要照顾所有导师,否则学生都一股脑的报一些热门导师,可能导致某些热门导师学生过多,另一些导师无人问津的情况;二是导师的精力也是有限的,而且一些导师本身还有科研跟本科代课任务,招收的研、博生多了,精力上也顾不过来。
宁为又恰好是那种有追求的博导,而且不缺报名的学生,如果招来的学生相处不愉快,那就纯粹是给自己的添堵了。
这次招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