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暑假都在研究宁为之前的论文,起码了解了一些概念,弄懂了一些数学工具,算是有所准备的。
当然最重要的是,这篇邮件意味着他大概率已经被纳入了初试名单之中。
“可以啊,老计你的机会真的来了,这明显是最后的考核了。如果你能弄懂宁教授的论文,真就能成院士门生了。”室友恭喜道。
“宁教授的论文哪有那么好弄懂的。”计明志嘴里说着,鼠标则已经点到了附件下载键上,另一只手更是直接拿起了手机,飞快的打开了微信,加了邮件里留的微信号,然后发送了好友请求。
很快,论文已经下好了,然后打开,果不其然,大概扫一眼就知道想弄懂难度很大。
对于非数学专业的普通人来说有一个非常反直觉的事实便是,其实数学生接触到泛函之后,就会发现这个层面基本上已经可以不跟数字打交道了,而这也是最难的,因为不需要去算了,却要跟各种极度抽象的空间打交道。
以前大家学人工智能,其实不需要太高等的数学知识,因为深度学习很多时候就是靠复合函数拟合,结果便是没有确定的数学原理支撑就导致大家都在调参,需要运用到纯数的内容极少。大多数情况只需要掌握高等代数,数学分析,跟概率论三门课就好了。
高代、数学分析在弘毅学堂都是大一就要学习的论文,概率论也是大二就接触过的内容。这些对于课程对于计明志来说都不算难,毕竟他可是这三门课都拿了满绩。
然而人工智能在宁为开始研究这个方向之后在数学层面开始变难了。当然这也是大家都想去跟宁为混的原因。
三月出现之前,人工智能的发展只是停留在欧式空间中那些简单的东西,最多也就是萌芽出了流形的概念,甚至是将图形跟李代数相结合,但也仅止于此了。
当三月出现之后,宁为开始在数论上将机器思维模式跟现实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