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邮件,邀请跟三月对人工智能领域的数论基础进行合作研究。
学术界的合作研究跟与企业与学术界的合作又有不同,大都走的是独立思考,然后定期交流的路子。大概就是大家研究同一个选题,每隔一段时间,双方就对目前的研究成果进行一次学术交换。当然,如果某人有重大突破,如果对方又有时间,也可以马上进行交流。
随着互联网的进步交流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完成,比如邮件,比如网络视频或者语音进行探讨等等。宁为的选择是来者不拒,全部都接受了,就这样三月教授总计跟国外学术圈三位教授,两位科研机构科学家,还有三位企业实验室的科学家结成了这种合作研究的伙伴关系。
其中包括了著名的谷歌x实验室、mit-ibm沃森人工智能的工程师,等等。
这也是整个升级工作持续了一个多月的原因。除了给三月升级外,宁为还要跟三月一起就同行的研究发表一些看法,抛出一些观点进行探讨,当然这个过程中最骚的操作是,宁为偶尔还会直接把后台三月的逻辑思考过程详情记录下来,然后经过一番加工还原成数学理论之后,直接丢出去来给这些专家们提供各种极为复杂的实现机器思考思路……
效果也是很明显的。
真的,当一众大佬们在深入交流后将三月惊为天人,自然会在更多场合对三月的研究表达自己的钦佩之情。
唯一让大家遗憾的是,三月一直坚持用最传统的邮件形式来进行双向交流。
如果说之前有人自认为看破了一切,那么在宁为选择沉寂,而三月长期会有一些新观点抛出,并引发讨论的情况下,基本上已经没人在怀疑三月本身的学术能力。
更可怕的是,三月教授在思考这些的同时,虽然审稿效率有所下降,但依然笑傲群雄,哪怕依旧保持着毒舌点评风格,依然得到了最受数学期刊编辑喜爱审稿人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