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默默的努力,然后惊艳所有人,他打算试试。到不求惊艳所有人,但求能让自己开心。
……
宁为也再次体会到了学习让人快乐的感觉。
如果说之前在跟张研成聊天时,说了句对材料学略懂,稍显夸张的话,在看了几十篇关于碳纳米管的研究资料跟论文后,宁为觉得他现在绝对可以理直气壮的说这句话了,尤其是碳纳米管这种极为有趣的低维材料。
研究完前人的发现之后,他这才调出了从实验室里拷贝出的数据。
怎么说呢,这材料明显是半点都没藏私,每个流程的数据都详细的罗列在表格内。
当然,对于项目组来说也的确没必要藏私,毕竟如果因为隐瞒数据而无法解决问题的话,整个项目都可能有被列为失败项目,所有资料封存,暂时不在启动的风险。
尤其是看到张师兄如此热心,宁为甚至怀疑张师兄的博士毕业论文都可能跟这个项目息息相关,甚至就打算通过这个项目取材。
当然,数据太详细其实有时候也不是好事,因为罗列出的数据越多就意味着无效数据更多,要把这些数据全部找出来都是件麻烦事。
宁为首先要做的是对所有数据做一个梳理,毕竟他不可能将这些数据全部导进三月的数据库。
同时他还要通过已经掌握的项目组内那些仪器的各项功能跟数据分别建一个简单的数学模型,来方便三月对所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
这对于其他人来说绝对是个极为困难的工作,当宁为发现他非常擅长做这个,比写论文还擅长。
早在负责eda项目的时候,他就发现自己在编程时思路非常清晰,这也是他编程时手速超快的原因,而现在对这些复杂数据进行处理的时候,宁为发现大脑的思路更为清晰了。复杂的数据从脑海中过一遍,便能通过直觉剔除掉肯定跟结果无关的无效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