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穿越明朝当暴君 > 第四百六十九章 大明社会现状与文官的局限

第四百六十九章 大明社会现状与文官的局限(2 / 4)

朱由校就打算得过且过。

他知道大明还有很多制度需要改革。

也有许多不安分的外部势力需要镇压。

因而,朱由校也没打算真的要过上退休生活。

只是,他要更多的退居于幕后,将军权和财权和官员铨叙的权力握在手里,又把治理内政的权力寻租出去,让一批敢做事的官员继续替他在内政改革上冲锋陷阵。

所以,朱由校先改了廷推的制度,让重臣的任用尽可能地符合他的意图。

现在的大明内部,各类势力都有,特别复杂。

王公贵族、乡绅显宦,自不必说。

因朱由校是靠官办工商业增加大量国库和內帑收入的,也是靠鼓励支持工商业发展而解决大量流民问题的缘故。

所以,现在的大明工人数量很庞大。

而且受益于朱由校大搞社学教育,到如今的天启十年,有文化的工人子弟更是不少。

另外,商人数量也比以前多不少。

还有,常备军数量增加。

羽林卫和勇卫军的官校数量就已达二十来万。

锦衣卫数量也达到了十五万多。

东厂也不必说,全国各地的东厂反贪司加上综合门市的人数,也已不下十万。

还有负责征税的西厂。

商税、关税比农业税征收要负责得多,所以,西厂的官校比锦衣卫和东厂的官校都多。

接着,就是读书人,朱由校虽然即为之初,杀读书人如麻,但架不住他一而再而三的扩招,再加上读得起书的人越来越多,所以,这些年,读书人的数量没有因为朱由校的严刑峻法而减少,反而还大幅度增加。

不少读书人依旧一边通过各种方式表达着对如今朝廷的不满,一边依旧趋之若鹜地参加科考,老老实实地做八股文,然后成为有功名的士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