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你过来是想劝朕开城投降吗?”
陆逊沉默了下来。
说实话,他真的有这样的想法,因为看不到丝毫胜算。
最初,陆逊觉得绝对和明军相比,胜算有六七成。后来遭至大败,他觉得是没有弄清敌我实力,以及身处异地,所以,若是在自己的地盘,应该还是有六七成。
再后来,江北之地尽数丢失,陆逊觉得若是谋划得当,当在五五开。决定胜负的,应在临机决断之上。
前些时候遭颜良打击,陆逊觉得胜算没那么高了,因为后来他知道颜良所率不过万余骑,所以,应在三四成。
可今日一见,两成?
有吗?
有……一成?
额,差不多!
大抵就是这样一个想法。
不过,食君之禄,担君之忧!
陆逊还是开口道:“为今之计,臣有上中下三策可供陛下选择。”
孙策顿时来了兴趣,眼光灼灼的看着陆逊,说道:“快,说与朕听。”
“是!”
陆逊恭敬道:“上策,行奇计,选敢死之士,至少数千,越多自然越好。待时机合适,放他出城与明军拼死一战,然后相机撤往西门。届时,陛下可令鄱阳水军投石尽发,或可击退吕布,甚至是击溃。”
“中策,行李代桃僵之计,陛下连夜出城,在鄱阳水军的护卫下,去往他地。明军长驱直入,直奔鄱阳而来,如今断然还未拿下江东全境。若是陛下能整合这一股力量,未尝没有与鄱阳守军里应外合的可能。”
“下策,死守鄱阳。筹备更多能够修复城墙的材料,到时候只要明军不能一气攻破鄱阳,便可坚守下去。明军远道而来,时间越长,对我们便越有利。”
此三策听起来,都有道理,而且都很有效。孙策一时间并无决断,只是皱眉道:“伯言以为何策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