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也使唤不动人家。
他自己手里拢共三千多人,一直在山东忙着募兵,打是不敢打,降也不敢降,朝鲜不敢进,回也不敢回,整个人在辽南尬住了。
也正因如此,黄台吉给陈洪范的信,朝中知情大臣并不慌张,只有崇祯在着急。
但边墙截获的第二封信,这就让满朝文武战战兢兢了。
因为这封信是写给刘承宗的,信中提到协约攻明、等他从大明弄来粮草之类的话,令人格外惊恐。
兵部尚书张凤翼看得明白,这跟陈洪范那封信一样,只是离间之举而已。
因为如果刘承宗是为了进攻大明,他是完全没必要领军跑到蓟镇边外来,直接从陕西府谷渡黄河打山西就完事了。
一样的事,王嘉胤干了那么多次,纵横黄河两岸,比王嘉胤强了十倍不止的刘承宗没理由做不到。
但看明白是一回事,把这话说出来就是另一回事了。
常言道,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万一刘承宗真使个坏心眼呢?
户部几个官员一看这信,直接乐了,这就是不能跟刘承宗交易的铁证。
关键黄台吉那封信里,还提到了一个对大明而言很关键的东西,就是他向刘承宗表示,歹青想与大明议和,只是受刘承宗蛊惑才打算攻明。
这事它其实谈不上高明。
因为站在黄台吉的立场上,虽然在辽东的兵力战力上占得些许优势,但那并非他的八旗真强大到天下无敌。
而是恰好赶上了大明有内因有外患、有天灾有人祸的窗口,因此万万不敢给敌人丝毫喘息之机,只能以疾风骤雨般的攻势,哪怕拼尽野人女真最后一滴血,也必须持续地扩大优势。
稍有懈怠,八旗便万劫不复。
他根本不可能和大明议和。
但是偏偏,议和,是大明君臣心照不宣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