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顽贼 > 第六百六十九章 抢注

第六百六十九章 抢注(3 / 8)

“他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

“比他早的有雁北的赵全,跑到蒙古投了俺答;比他晚的有山东闻香教的徐鸿儒,漕帮罗教、黄天道、闻香教啥的,己巳之变在通州打后金的时候,都叫我拉来合作过一回。”

王自用解释完这个古元真龙皇帝的来龙去脉,又再度说起凤阳府。

“凤阳府那地方穷,我在通州就有所耳闻,虽贵为中都,但民间乞讨之风早已有之。”

刘承宗缓缓点头。

他心说凤阳府就不可能是个好地方。

那地方要是真年年风调雨顺,至于把太祖皇帝饿成孤儿,走投无路?

那边的自然环境,本来就不太好,因为黄河。

黄河在这一时期,长期南泛,走的还不是后来山东利津入海那条路。

而是从开封向东南,夺取淮河以北的各种河道,想尽一切办法入海。

仅在明代,它就有六次大改道,每次都会把沿岸淹成一片泽国。

这会的河道,是从开封经徐州到淮阴,随便涨点水就能把运河崩了。

这也是古代的淮阴,在明代改叫淮安的原因。

淮安淮安,淮水最好安宁,否则就会把这片全淹了。

有了王自用的解释,刘承宗对张一川请他封皇帝的事,就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

这并不是滑稽的请封。

而是张一川进入凤阳,迅速与凤阳本地会道门一拍即合,双方合流,假借赵古元之名团结信众,增加威势。

弄清楚这个问题,刘承宗对这事就不存在困惑了。

因为归根结底,张一川不是脑子一热想当皇帝,而是借由这种手段达成目的。

换句话说,古元真龙皇帝,在凤阳府有极高的‘正统性’。

所谓的正统,其实就是目标人群的认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